夜行300里運來30噸糧食——記當年為青島解放運送第一批糧食的于安生

“糧草”對戰爭的勝利舉足輕重。于安生就是一位“糧草官”。雖然沒有刀光劍影,沒有硝煙彌漫,但他們與戰地英雄一樣,留給我們綿長的精神財富。
青島解放前夕,于安生接到組織交給他的重要使命——負責供應青島解放時的第一批糧食。他單***匹馬趕赴煙臺,帶領隊伍運來30噸糧,解決了青島解放之時的糧食供應問題。
在初夏的一個下午,記者來到位于河南路的于安生老人家中,聽他講述60年前那可歌可泣的故事……
受命擔任“糧草官”
1949年2月前,于安生在當時的膠東工商管理局人事科工作。在當時的解放區,解放青島,解放全中國已成為人們的堅定信念,這一信念也深深根植在于安生的腦海中。
2月,當時的膠東區黨委成立了代號為“教育研究會”的組織,這個組織擁有神圣的職責——就是為接管青島做準備工作,并組成了政權大隊、工商大隊、工礦大隊、稅務大隊等等,準備全面接管青島。27歲的于安生毫不猶豫地報名參加“教研會”,準備為解放青島貢獻力量。
由于他早在1944年3月就加入***,所以組織上在第一時間就把他分配到工商大隊工作,負責青島解放時糧食供應問題?!敖拥酵ㄖ且豢虩o法用言語表達自己的心情,感覺到終于能為人民解放戰爭做些什么了?!睍r隔60年,回想起當時的情景,于安生仍然歷歷在目。
此后,所有“教研會”的成員被派往當時萊陽縣金剛口村進行封閉集訓3個月,主要是學習了解當時青島市的基本情況。在順利完成集訓后,于安生被任命為青島市糧食公司人事科長。就在這時,形勢已經順著光明的方向進展:即墨縣靈山敵人據點已經拔除,于安生他們就住在靈山腳下的一個村子里。
“當時心里就想一件事,我們的軍隊哪天能打進青島市?所以每天晚上,我都會眺望青島方向。而自從駐扎靈山后,已經看得到城陽火車站的燈光?!庇诎采嬖V記者,那微弱的、跳動的燈光給了他莫大的信心,讓他感覺勝利在望。
夜行300里運來30噸糧食
1949年5月31日晚9時,正要準備休息的于安生接到緊急通知:連夜趕赴煙臺市催調青島解放所急需的糧食。
兵書有云: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于安生也聽說了青島市當時的情形。我們的軍隊連日征戰,背上僅有的干糧早已所剩無幾?!八?,我當時就知道這是一個重大的任務,關系到入城黨政軍民和市區40萬市民糧食供應的大事,一刻也不能耽擱”。
從靈山到煙臺,約300華里。在如今道路暢通、交通發達的年代,尚需3個小時車程。于安生從接到命令起,分秒不誤,連夜騎自行車趕赴煙臺?!奥凡皇?,從未走過那條路,只能在黑暗中摸索著前進。那天晚上的天特別黑,看不到一絲光亮,路上一個行人都沒有遇到,靜得只能聽見自己的心跳和自行車鏈條發出的聲音?!?br/> “那樣的夜晚,您一個人不害怕嗎?”記者聽到那夜行的緊張,忍不住問于安生,“當時的氣氛很緊張,我自己的心情也很緊張,但當時什么都顧不上,腦子里只想著必須圓滿完成任務?!庇诎采f,他連夜趕路,一分鐘都沒有停下來休息,從晚上9點一直到第二天上午10點,才到達煙臺。
他把密函交給煙臺市工商局后,他們緊急籌備供應青島的糧食。6月3日一早,十幾輛載有30噸糧食的卡車在于安生的帶領下,浩浩蕩蕩開往青島方向。
“運糧的路上還算順利,但是老百姓渴求的眼神卻讓我終生難忘?!庇诎采f。
“這些車上裝的真是糧食么?”一位七旬老人簡單的問話勾起了他內心隱藏一路的酸楚。
“是的,都是糧食,而且都是給青島市民的糧食?!?br/> “我們每個人都能分到?”
“是的,都能分到,大家可以好好吃頓飯了?!?事情過去很多年了,但每每重復這段對白時,于安生依然會潸然落淚,那一雙雙渴求的眼睛已經深深扎根在他心底。
“后來,我的許多朋友都說我沒有親眼見證青島解放的偉大歷史時刻,沒有看到島城市民夾道歡迎入城隊伍那隆重而熱烈的場面。我卻無怨無悔,因為我已經勝利地完成了黨交給我的光榮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