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治水使近海海水水質改善

青島日報訊 市環保局監測站近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通過加強水污染治理和強化水污染控制,今年我市的近海海水水質又有明顯改善。該站對近岸海域32個監測點位的監測結果表明,今年我市近岸海水功能區達標率穩中有升,由2007年的71.9%上升為今年的75%。
加強水污染防治是我市改善城市環境質量的重要措施。今年以來,我市結合迎辦奧帆賽、殘奧帆賽,圍繞保護海洋環境,改善海水水質,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
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步伐明顯加快。李村河污水處理廠二期擴建工程、樓山河污水處理廠新建工程以及膠州灣沿線部分城市污水處理工程的相繼建成投用,大大減少了廢水的排海量,城市的污水處理率已達到80%以上。團島流域截污工程、前海一線嶗山區段截污工程以及李村河、張村河等主要河流截污管網鋪設和河道清淤等環境綜合整治工程的實施, 使大量的廢水被截入市政管網,經處理達標后排放。特別是今年我市普遍提高了污水處理廠的出水水質標準,處理后達標排海的廢水中污染物含量明顯降低。
與此同時,環保部門強化了環評和環境執法。對海岸工程、海洋工程建設實施全過程監管,嚴格實行環境影響評價和環?!叭瑫r”制度。在規劃審批、審核程序中,嚴格控制向海洋直接排污的項目建設,對在建和竣工項目的環保措施進行監督檢查,把環境影響降到最低限度。為保障前海一線和奧帆賽場水質達標,今年5月以來,市環保局加大了陸源污染防治工作力度,每天對前海一線37個排水口進行聯合執法檢查和巡查,對重點排水口采樣監測,嚴格查處違法排污企業,解決了一批陸源污染問題,減少了污染物排海。
此外,我市還將典型性、代表性的海洋生態系統劃為自然保護區,進行重點保護。積極推進企業清潔生產、廢水循環利用和城市中水利用,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到84%,市區中水生產能力達到4萬噸/日,入海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排放因此減少。